close
產後憂鬱症
  懷孕生子原本是充滿歡欣和喜悅的,
然而卻有許多產婦在產後得了憂鬱症。

身為孕、產婦的你及其家人,應於產後做好身心調適,
若有任何不適應尋找專業醫生諮詢、
治潦,期能度過困境,勇敢迎接未來生活。

  相信許多人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感覺,
就是「怎麼可能?」畢竟一般人的認知是,
生兒育女是喜事一樁,怎麼會產生憂鬱症呢?
而事實上由於產前產後內外在環境、
心生理現象的大改變,往往令產婦手足無措,
猶如「新手上路」亂了陣腳,龐大的壓力紛至沓來,
終至承受不住而表現出了病態。

 

產後憂鬱日趨受重視

  由於一般人對生理疾病較重視,而對心理疾病的探討則較易疏忽,
因此「產後憂鬱症」的患者雖然非常的多,
但仍未引起廣泛的注意。
因此一般坊間衛生醫療書籍對心理層面的探討幾乎完全付之闕如,
使得一般家屬無從取得相關資訊,
無法體會病人產後的心理轉折,
而認定病人不可理喻,
不知適時給予情感支持,最終導致病情的惡化。

  時至今日由於婦產科界及精神科界的長期觀察,
發現此病絕不可等閒視之,它愈來愈受重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  I.發生率非常高
   II.只要小心處置是可以完全治癒的。
  III.對小孩可能會有行為及認知異常的不良影響。
  IV.會降低婦女的工作能力,影響社會經濟。
   V.會影響家庭中其他成員的心智健康。

  在此最大目的是希望產婦及其家屬能夠正視
「產後憂鬱症」的存在,
瞭解產婦是處於一種「心理疾病」的狀態,
而非單純的「不可理喻」。
因此,高深難懂的學理暫時拋開一邊,
而以較通俗的表達方式針對疾病的可能起因、
症狀治療、預後做一番探討,以期能對產婦有所幫助。 

 


產後憂鬱症分類

  一般而言,產後憂鬱症可概分為三:

   I.產後情緒低落(postpartum blue)
  此病的發生率非常高,約佔產婦的50%-80%,
較好發於患有嚴重經前緊張症候群的患者、
意外懷孕、曾想墮胎者,
及晚期懷孕時表現情緒不穩定的產婦。
大多產後3-10內發生,發作的時間很短暫,
由數分鐘至數日,最多不超過,二週;症狀也輕微,
主要的情緒表現是好哭、疲憊、心情低落、
易怒。在身體方面則會表現是頭痛、失眠、
作惡夢等等症狀,
對嬰兒則會表現出喜怒無常的矛盾反應,
認為自己沒有能擔起照顧新先兒的使命。

  在治療方面是多給病人鼓勵,
建議她做一些休閒活動,如果有逐漸惡化趨勢,
擔心造成小貝比的傷害,則需請她做一個精神科的諮商,
以確保母子健康。
由於此病多以短暫及輕微的方式表現,
往往不需藥物,預後也大多良好。

 

 
 

II.產後沮喪(postpartum depression)
  此病的發生率約佔產婦的10%-20%,
大多在生產完三天後表現出來,
它的症狀與「產後情緒低落」症狀類似,
只是症狀更多樣化、更嚴重、發作時間更久,
嚴重的行為失常在產後數週乃至數月才會發生,
發作時間平均六至九個月,有近半數甚至超過一年。
典型的症狀包括激動、哭泣、失眠、反應變遲鈍、疲憊不堪、
強烈的,罪惡感擔心照顧孩子不夠、
無法集中精神處理日常事物,不停的產生自殺或是想死的念頭。
一旦發生此病,下次產後再發生的比率約20%-30%,
家中的其他成員不可不未雨綢憀。

  在治療方面需要家人的扶持,
尤需促其卸下照顧嬰兒的重責大任,
鼓勵她多與其他產後婦女接觸溝通,
以使其行為步入正軌。此外,
抗憂鬱藥物及精神科諮適也是不可少的,
如果病人有傷害自己或嬰兒的可能性時,則需嚴密監督,
甚至敦請住院觀察。

 




 III.產後精神病(postpartum psychosis)
  此病的發生率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,
因此婦產科醫師所見不多,但在精神科門診卻常可見到。
但在精神科門診卻常可見到。
大多在生產二天以後才開始發作,
以產後一至四週發作為最常見,
但也有病人會遲至產後一年才發作,
症狀常會持續好幾個月以上。
產後精神病可分為兩種型態,
一種為早發型,在產後三週內發作,
多發生在第一胎、較年輕,
有類似情感性精神病的症狀,
預後似乎較好。另一種為晚發型,在產後三週以後才發作,
多發生於經產婦、較年長、未婚、社經地位較低,
有類似精神分裂症狀,預後似乎較差。

  產後精神病的典型症狀,
最常見的有情緒激動、不穩定、哭泣、
失眠、神智不清、像「木頭人」,
幾乎對外界沒有任何反應,有罪惡感、
無力感及產生一些誤認胎兒已死亡,
或是被掉包了等等幻覺,
其中有40%的病人剛開始會表現出「躁症」的症狀,
如過度興奮、走個不停、認為自己是超人,
其後才顯出「鬱症」
特徵,種雙極性的患者往往較單極性的「鬱症」預後良好。

  根據國外研究報告,患者有5%的自殺率及4%的殺嬰率
,因此積極得治療絕對必要的。
有些醫學報告認為某些嬰兒意外死亡事件,
事實上是產後精神病患的「傑作」,
因此需嚴密監督病在照顧嬰兒時將嬰兒悶死、燙死、捽死。

  治療這個疾病除了尋求精神科的諮商外,
家人的協同照護也可使病人較迅速恢復正常的人際關係,
而抗憂鬱劑及抗精神病藥物更是不可少,
如果效果不彰,有些甚至需要動用到電擊治療。

 

  產後憂鬱症發生的原因

  至於產後憂鬱症的確實發生原因為何,
尚不完全確定。一般的認知是以下數點:

    I.荷爾蒙的變化影響。
   II.生產過程引起過度的害怕驚慌。
  III.產後傷口太痛及全身虛弱乏力。
  IV.照顧新生兒的壓力及夜間睡眠不足。
   V.擔心身材走樣不再具有吸引力。

  由於產後憂鬱症由很輕微到很嚴重都,
有對整個家庭的影響絕對不可輕忽,
且有很高的復發率,如果家人發現婦女產後表現出過度焦慮、
情緒低落、食慾不佳、失眠等等情形,
未來均有可能發展成憂鬱症,
如果能及早就醫做個心理諮商,
找出高危險病人加以治療,以收防微杜漸之效,
自然可將傷害減至最低了。





哈哈~怎麼辦?!
看完這篇文章後~
怎麼看一看~
我好像都有這些症狀!!
其實是因為我婆婆最近這幾天~
看我都怪怪ㄉ~
今天就問我說~
我會不心裡悶 悶的之類ㄉ~
我就回答她說!
多多少少有一點吧~
她就跟我說~
阿姨跟她說~
我會不會是有產後憂鬱症~
她說~如果真ㄉ事有產後憂鬱症ㄉ話~
就真ㄉ要去看一下醫生~
所以剛剛我就上網查ㄌ一下~
果真~症狀都一樣~
ㄨ~我原本都以為~
我都OK沒啥問題~
原來我已經有產後憂鬱症ㄌ~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蛋媽 的頭像
    蛋媽

    蛋蛋媽寶貝蛋妹的搗蛋日誌

    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